
講座一
題目: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主講人:王蒙 先生
時間:
講座地點:圖書館第二會議室
講座二
題目:從逛書店說開去
主講人:秦伯益 院士
時間:
講座地點:圖書館第二會議室
主講人簡介:秦伯益,將軍,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早期從事國防工業毒物的毒理及防治研究。長期從事神經精神系統新藥評價工作。主持研究成功神經性毒劑85號復方預防片。預防片中三個新藥均為中國創新藥物,效價明顯高于國外同類藥物,發現福定堿對真性膽堿酯酶的可逆性抑制作用,福定堿的綜合性能優于氨基甲酸酯類藥物。主持研制成功中國批準生產的第一個麻醉性鎮痛藥鹽酸二氫埃托啡。20世紀90年代后從事戒毒藥物研究,主持研制成功防復吸輔助藥國產鹽酸納曲酮。主編《新藥評價概論》,著《漫說科教》。
秦院士去年曾經來校參加第二屆“科學?人文?未來”論壇,其演講深受聽眾的喜愛。視頻鏈接如下:
http://newsvideo.ouc.edu.cn/viplaysd_phgwuMhMMAhhhAMMMkMmM.html
講座三
題目:詩歌創作談
主講人:鄭愁予
時間:
講座地點:圖書館第一會議室
主講人簡介:鄭愁予,1956年參與創立現代派詩社,1958年畢業于臺灣中興大學,曾在基隆港務局任職。1968年應邀參加愛荷華大學的“國際寫作計劃”,1970年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作班進修,獲藝術碩士學位。重要詩作包括《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蒔花剎那》《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12首,及詩集《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詩集Ⅰ》等2部。詩集《鄭愁予詩集Ⅰ》被列為“影響臺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之一。詩人在80年代曾多次選為臺灣各文類“最受歡迎作家”,名列榜首。曾獲青年文藝獎(1966)、中山文藝獎(1967)、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1968)及“國家文藝獎”(1995)。作品已有八種歐、亞文字譯介。詩人思維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體悟,汲取國內外經驗,創作力充沛。他的詩作以優美、瀟灑、富有抒情韻味著稱,意象多變,溫柔華美,自成風格。他的成名作《錯誤》(1954)在臺灣首次發表時,因為該詩的最后一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時間整個臺灣島都在傳誦“達達的馬蹄”之聲。
座談
畢淑敏老師與參加環球航行的學生座談,討論共同著書事宜。
特別說明
從今年開始,海大人文講壇每期的講座結束后一個月內,視頻將在“視頻海大”的“名家講壇”單元播出,鏈接網址:http://newsvideo.ouc.edu.cn/video_6page.html,歡迎廣大師生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