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標志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2年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和重大任務,標志著我國區域發展從陸域經濟延伸到海洋經濟并進入實施階段;這是我國從國家發展戰略的全局高度作出的新的戰略選擇和決策部署。“建設海洋強國”成為廣大海洋工作者的目標和動力,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著力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轉變,將我國的海洋開發和經濟發展推向大戰略引領的新階段。自此,藍色經濟成為沿海省市戰略發展的主戰場及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柱,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區、國家海洋經濟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全國重要的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到2015年,半島藍色經濟區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陸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海洋經濟對外開放格局不斷完善,率先達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經濟發達、產業結構優化、人與自然和諧的藍色經濟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藍色經濟是在海洋科技、海洋經濟與海洋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而出現的社會經濟現象,它以海洋經濟為主題,以海帶陸,以陸促海,海陸結合,海陸統籌為特色的區域經濟。高等學校辦學水平和能力的提升越來越體現于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力度和程度,其人才和科技優勢,已成為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海洋大學作為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具備門類齊全的海洋學科體系,是國家“985 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我校將以服務海洋強國戰略為己任,全面開展政-校-企合作與協同創新,大力推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建立多種模式的產學研用合作創新機制----以理論創新優勢豐富藍色經濟內涵建設、以科學技術優勢支撐藍色產業騰飛發展、以教育培訓優勢培育藍色經濟高端人才,積極服務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建設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