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Research of disease resistance against enteric septicemia of catfish
報告人:劉占江
報告人簡介:
劉占江教授,任雪城大學科研副校長、兼任臨時教務長。曾任明尼蘇達大學任研究教授,美國國家生物公司研究發展部主任。曾任美國奧本大學杰出教授、水產基因組研究所所長,奧本大學農學院副院長,奧本大學科研副校長,執行副校長。曾
劉占江教授是分子生物學和水產基因組學科的領銜科學家,擔任美國水產動物基因組計劃的總協調人,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海洋與人類健康科學顧問,聯合國FAO水產資源專家,聯合國第三個千年水產養殖論壇專家,加拿大水產基因組工程(cGRASP)科學顧問,國際水產養殖遺傳網專家等重要職務。他所領導的魚類分子遺傳與生物技術研究室是世界上開展水產動物基因組和魚類轉基因研究最早和最權威的研究室之一。他在基因組和水產生物技術領域已經發表研究論文32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2007年被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理事,2017年被選為世界水產學會理事。
劉教授培養了100多名博士生和博士后,獲得了80多項總額超過4800萬美元的資助,并出版了4本書和發表了350多篇論文。作為一名管理人員,他在發展大學的科學研究、提高獎學金、促進跨學科合作、支持基礎研究設施建設、支持研究生項目、增強教師競爭力和發展國際合作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績。現擔任國際著名雜志Marine Biotechnology主編,BMC Genomics,BMC Genetics副主編及Aquaculture等多個國際重要刊物編委。
內容簡介:
鮰魚(catfish)是全球范圍重要的水產養殖品種,占美國水產養殖產量的60%以上。近年來,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種質資源退化,疾病爆發嚴重限制了產業的發展。其中,鮰魚腸道敗血癥(Enteric septicemia of catfish,ESC),一種由愛德華氏菌感染導致的細菌性疾病,造成的產業損失尤為嚴重。團隊利用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等前沿生物技術,多年來致力于ESC疾病發病機制、抗病性遺傳基礎以及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先后定位并克隆了ESC抗性位點和關鍵功能基因,明確了疾病抗性的遺傳基礎和調控機制,并成功應用于基因組輔助遺傳改良工作,培育出ESC抗病品系多個,有利推動了鮰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時間:2022年2月25日 (星期五)14:30-17:00
地點:勝利樓 第一會議室
水產學院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